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45年,約翰•范紐曼(John Von Neumann)以顧問身份參加,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和愛克特(J.P.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ckert)和毛克萊(John Mauchly),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設計了EDVAC的計畫(和ENIAC不同,此為二進位制計算機),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1949年,在劍橋大學的計畫,完成了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DSAC (Electronic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alculator)計算機,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出所謂 內存程式(Stored Program)的架構概念,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簡單來說,就是使用記憶體來儲存計算機的指令與資料(program),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便CPU可以根據中間的結果來修改後續指令,此理論模型影響後來電腦架構至今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中央處理單元( 運算單元 ) (Central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ocess Unit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- 記憶單元(Memory Unit):或稱為Storage,是一般是主機板上所插的記憶體(RAM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- 輸入單元(Input Unit):將資訊(資料)傳入到計算機中的設備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輸出單元(Output Unit):接收計算機中,計算、或處理好結果的設備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控制單元(Control Unit):控制上述各單元運作的部分。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類練習: (1)    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    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    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4)   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補充資料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CPU依照指令集設計方式,分為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簡指令集(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,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ISC):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指令集數量精少,指令執行時間短,動作簡單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代表電腦:昇陽(Sun)海嘯工作站SPARC系列、 IBM PowerPC、ARM系列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手機、PDA、導航系統、網路交換器、路由器等設備)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複雜指令集(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, CISC):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令數量較多,而且複雜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常見使用CISC微指令集的CPU有:AMD、Intel、VIA等x86架構,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量用於個人電腦PC上,所以,個人電腦也稱 x86 架構電腦!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控制匯流排(Control Bus):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負責傳送CPU對其他單元的單向輸出控制訊號的排線。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位址匯流排(Address Bus):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為CPU對記憶體單向輸出的位址控制訊號線,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位址匯流排決定主記憶體的最大容量,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匯流排有n條排線(或n位元),主記憶體最大可定址到2n個位址,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記憶體每個位址有4Bytes,則主記憶體空間有2nx4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ytes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一台電腦有32條位址匯流排,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記憶體可定址到232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ytes(22x210x210x210),也就是4GB。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資料匯流排(Data Bus):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負責CPU以外單元的資料傳送,為雙向傳輸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般而言,資料匯流排的數量與CPU一次處理的位元數是一樣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,資料匯流排線有幾條(位元)決定一台電腦是幾位元處理能力,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比如,資料匯流排有64條,則會稱此電腦為64位元電腦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我評量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下列哪一種記憶體裝置存取資料的速度最快?(92竹區賽) 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A) Cache 快取記憶體(B) DRAM (C) 磁性光碟機(MO)(D) 硬碟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E) 快閃記憶體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位址匯流排32條,可定出多少記憶體位址?(以KB、MB、或GB 為單位)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|